银海学校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
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,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,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,特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。
一、 成立“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”应急工作领导小组。
组长:刘晓云 副组长:位华、王克文
组员:刘正、董心怡、张立、刘冰、陈丕杰
二、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
1、 分路线上下楼梯,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,各班按照学校指定的路线分流上下楼梯。
2、 在上操、放学、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,不强调快速、整齐,适当错开时间,分年级、分班级逐次下楼,并安排值班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,管理学生。
三、 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
1、 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,初中教导处、小学学生处负责指挥全校学生紧急疏散。
2、 后勤由专人指挥迅速打开教学楼所有大门。
3、 各班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、初中班长按平日指定的逃生路线疏散。
4、 在疏散过程中学生要服从指挥、听从命令。
5、 在疏散过程中要做到“三不、二要”即不拥挤、不打闹、不搞恶作剧,要互相礼让,要听从统一指挥安全疏散。
四、 建立“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”安全教育制度
1、 开学初划定各班上下楼梯的指定路线。平日按规定路线上下楼梯,养成习惯。
2、 经常性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,做到“右行礼让”。
3、 通过校会、班会、团队活动、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,对学生深入开展专题教育。
4、 向学生进行公共场合防踩踏拥挤处置办法的教育,教育学生学会避开拥挤路段和场合,一旦遇到发生事故时,会冷静处理,及时躲避;
五、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,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防踩踏安全逃生演练,增强学生的防范能力。
2018年2月
六、演练路线及护导老师:
一三年级:A楼中厅向前操场疏散;总负责:董心怡
(3.1 3.5)从前东侧门外楼梯疏散;楼梯口护导:陈皮机
(3.2 3.3 3.4)从中楼梯向一楼疏散;楼梯口护导:钱少杰
二四六年级:B楼向后操场疏散;总负责:冷秀梅 秦晓培
2.4 2.5 2.6 6.3 6.2从餐厅楼梯口向后操场疏散
二楼楼梯口护导:修竹娴 一楼楼梯口护导:徐群
4.1 4.2从一楼厕所前向中厅大门疏散至后操场;
6.4 6.5从二楼厕所前向北楼梯口疏散至中厅大门疏散到后操场;
4.3 4.4 4.5 6.1从二楼北楼梯向一楼中厅大门疏散至后操场;
2.1 2.2 2.3从一楼中厅大门疏散至后操场;
一楼中厅楼梯口护导:张立
五年级:后楼 1—3班从前门沿着A、B楼中间的通道向后操场疏散;
护导:陈丕杰
4—5班从后楼梯安全门向后停车场疏散到后操场集合。
护导:徐倩
七年级在教学楼内东南角楼梯下楼至后操场。
八年级在教学楼内西北角楼梯下楼至后操场。
九年级在教学楼外侧楼梯下楼至后操场。
附件:
踩踏事故安全应急手册:
迅速恢复秩序,立即救助受害者,报告总指挥,最后通知医生进行处置;如果特别严重,应在迅速恢复秩序后,立即救助受害者并拨打120请求支援,最后报告总指挥。
疏散管理:
(1)疏散命令:由应急总指挥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;紧急状态下,现场负责人可在上报总指挥的同时发布疏散命令。
(2)疏散路线:现场带队教师应根据现场情况、人流密度、对预定疏散路线作选择或调整。
按就近撤离的原则,选择距离最短的通道撤离;建立警戒区域,阻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(3)疏散顺序:先以事故发生现场为中心,由内向外的顺序疏散学生(靠近出口和最不利疏散的区域内的学生可先安排疏散);然后按照先低年级,后高年级,最后成年人的顺序疏散。
(4)疏散引导:应急救援人员和现场负责人在疏散时的任务是维护疏散秩序,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。在拐角、叉道处应有人员引导,避免学生误入危险区域;要教育学生不得逆向跑、窜、推撞、挤压情况发生;有人倒下,要立即扶起,防止踩踏事故发生。
(5)撤离方向:当发生火灾、爆炸、有毒气体泄漏等事故时,位于现场上风向的学生应逆风撤离;位于下风向的学生,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,弯腰快跑绕到上风向。
(6)集合地点:集合地点应选择非事故威胁区域,总指挥或现场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做出选择,发出指令。
(8)人员清点:应急救援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组织各队领队、教练和现场裁判、工作人员对疏散的学生人数进行清点,并继续寻找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学生和受伤人员,帮助其安全撤离。同时,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应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。
疏散注意事项:
为保证快速、有序、安全地疏散,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,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。